
今期繼續談談針灸:針灸治療什麼病證特別有優勢呢?這不但是最常遇到的問題,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。假如我們或者親友患了那些病,而早知道並選擇了針灸,就可以把握黃金治療時間,得到最好的療效。
早在1980年,世界衞生組織(WHO)已經公布了四十三種建議使用針灸的病症,到了2003年,已增至一百多種。根據國內文獻報導,2011年有研究證實的針灸適應症,已達到五百三十二種。不過實際臨床上,中醫診病不單是看病症,而是着眼於整個人,治療方法是因人、因時而異,比上述研究更加靈活運用,所以本文就不列出研究結果了,這裏只是給大家一個概念,針灸治療範圍可以很廣泛。
臨床常見的優勢病證
臨床上,最多來做針灸的是痛症患者。可能本身已經痛了,就較能克服針痛的恐懼吧(其實針灸未必會痛啊)!所謂痛症,當中包含了很多種疾病、部位和因素。舉例來說,各種頭痛、頸肩痛、腰腿痛,以及落枕(瞓捩頸)、漏肩風(肩周炎)、肘勞(網球肘)、橈骨莖突腱鞘炎(媽媽手)等,都是針灸室的常見病種,而且效果通常都很好。
其次最廣為人知的針灸優勢病證,相信是中風後遺症了。常見的症狀有半身不遂、言語不利、肢體麻木等,都可以透過針灸改善。特別提醒一下,中風後遺症的針灸治療,盡可能及早開始,病發後一個月內的功能改善最大、最快,半年以內還是黃金恢復期,其後就越來越難醫了。
兒童也針灸
有人問:兒童能否做針灸呢?可以的,不過如果是普通小病,相信家長和兒童都會寧願服藥。究竟有什麼疑難重症是針灸較有優勢呢?筆者在深圳和廣州實習時,跟過有些老師專治小兒腦癱(大腦麻痺)、五遲(發展遲緩)等,整個針灸室滿滿都是來針的兒童,最小的只有兩三歲,便能接受針灸了。
篇幅所限,針灸的優勢病證絕對不止於此。此外,臨床病患千變萬化,就算同一種疾病,可能有些較適合針灸,有些適合內服中藥,有些適合手法治療,或者各法並用,其實最好向就診中醫師作全面診視,以期獲得適切的建議。